节能减排政策落地,将为山东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国务院日前公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各部委正在积极准备出台各行业领域相关的节能优惠政策。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5%
“上半年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迅速。”山东省政府节能办主任郑晓光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介绍,上半年我省积极推广节能技术产品,确认了468 种节能节水和环保专用设备。推荐51个节能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2.9亿元。支持太阳能集热系统项目352个,培育节能环保示范企业100家。建成节能建筑23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850万平方米,浅层地热能建筑200万平方米。重点培育了20个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100家示范企业。
据郑晓光介绍,上半年我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共利用工业固体废物2799.94万吨,同比增长14.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5%。其中,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利用工业固体废物1127.56万吨,占全省利用量的40.19%;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利用工业固体废物 1162.19万吨,占全省利用量的41.43%。烟台、莱芜、青岛居全省前3位。
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产品产值224.46亿元,同比增长27.34%。其中,淄博、莱芜、烟台3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居全省前3位,达到15亿元以上。建材及其他类企业产值完成 181.65 亿元,同比增长31.73%。
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1.29亿元,同比增长27.03%。其中,建材及其他类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1.97亿元,增长29.68%;全省重点环保企业完成产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13.49%。
20个节能产业基地引领市场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及工信部节能司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基础上,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 ,以促成国内商业银行及各种风投和创投基金进入节能服务领域进行融资服务。工信部等部门组织编制的各行业能源审计规范也在抓紧制定中。而融资和节能审计瓶颈的解除,有望加速工业和建筑节能发展,进而带动市场规模未来5年可达千亿元级以上的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郑晓光告诉导报记者,近年来我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已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基地20个,逐渐形成了节能机械装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节能机电泵业、地源热泵、新能源、新材料、太阳能利用、新能源汽车和再生资源加工等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
“济宁高新区基地的冠铨科技公司拟投资2亿美元,建设年产48万片LED 外延片项目,将成为国内最大、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外延片生产企业;台湾联电集团投资3亿美元建设的宝霖光电LED 电子项目,是中国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和LED 纵向产业链及横向配套产业集群。”郑晓光告诉导报记者,2010—2011 年,20 个基地重点规划了226个节能环保项目,计划总投资910.2亿元,其中,节能装备类项目82 个,总投资254亿元,节能产品类项目83个,总投资157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2.83亿元,利税343.48亿元,利润 225.54亿元。
据了解,去年,我省20个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02.83亿元、利税486.95亿元、利润330.58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企业 1345家,占基地企业总数的6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62.87亿元、利税387.5亿元、利润273.63亿元,分别占基地总数的79.6% 、79.6% 、82.8% 。共实现科技 投入199.55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9%。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2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2.6%、 18.2%;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2个、中国驰名商标53个,发明专利226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