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9月1日在全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今年年底前要集中力量,以铬盐、多晶硅等行业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工作。对污水处理厂污泥与电子废物要一并检查。
张力军表示,对现有铬盐生产企业,在2011年底前未完成2006年后新产生铬渣治理任务的以及在2012年底前未完成历史遗留铬渣治理任务的,一律停产整顿,处置完毕方可恢复生产。
他说,对铬渣堆存场所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要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防止污染扩散。对发生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未按要求完成历史遗留铬渣治理任务的地级市,要实施“区域限批”。
环保部用六个“一律”表明此次整治危险废物的决心: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 “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经营的,一律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对不能依法达到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对发生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责任;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一律依法关闭。
针对近期云南曲靖发生的铬渣非法转移倾倒事件,张力军宣布:从9月1日起,停止受理、审批云南省曲靖市所有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直至该市全部完成非法倾倒铬渣和被污染土壤处置工作等整改要求。
张力军强调,“十二五”期间,环保部将把危险废物作为污染防治工作重要内容,一是严格新建项目环境准入;二是加大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狠抓行政代执行、转移审批、经营许可等制度贯彻落实;三是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四是加大处罚力度严厉追究责任,建立危险废物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
环保部重拳重典整治危险废物 铬盐等行业面临环保大考
云南曲靖,虽然铬矿渣被运走了,可是现在表层土壤还是会渗透出各种颜色的有毒物质出来。
针对铅酸蓄电池的环保风暴刚过,环保部针对铬盐、多晶硅等行业的危险废物处理不力乱象,再次吹响了环保整治的号角。业内人士认为,针对问题企业先停产再整顿的严厉措施,将在短期内推高相关产品的价格,但从长期看,则有利于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十一五”铬渣整治目标未完成
铬盐是我国无机化工主要系列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制革、颜料、染料、香料、金属表面的处理、木材防腐、军工等工业中,据中国无机盐协会统计,我国国民经济中约15%的产品与铬化合物有关。
而拥有剧毒的铬渣主要产生于铬盐行业及少数金属铬企业的重铬酸钠生产过程中,铬渣中含有的六价铬易溶且不稳定,具有强氧化毒性,可以对人体、农作物机体造成损伤。
截至目前,我国仍有大量铬渣的堆放和填埋不符合危险废物处置要求,部分铬渣甚至堆存于重要水源地和人口稠密地区,这些未经无害化处置的铬渣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两个多月前,与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的两名承运人将5000余吨铬渣非法倾倒在曲靖市麒麟区农村的路边和山坡上,引发后果严重的“非法倾倒铬渣致污”事件,就是我国目前铬渣处理乱象的最残酷写照。
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就曾联合发布《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该方案提出,力争到2006年,实现铬盐生产企业当年产生的铬渣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置;在2008年底前,实现环境敏感区域铬渣无害化处置;在2010年底前,所有堆存铬渣实现无害化处置,彻底消除铬渣对环境的威胁。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五年前两部委提出的铬渣整治目标显然没有完成。
在中国化工网公布的《无机盐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摘要)中提出,到“十二五”末,铬盐当年产生的含六价铬铬渣要实现100%综合利用或无毒化处置,彻底完成历史遗留的铬渣无毒化处置或综合利用。
假设“十二五”末上述目标可以实现,那也较原来两部委提出的既定铬渣整治目标整整晚了5年时间,这也意味着,这5年间类似云南曲靖的铬渣污染将随时可能再次出现。
问题企业先停产再整顿
2010年,全国各地发生多起较大铅污染事件,其中一半以上由铅酸蓄电池企业引起。受此影响,2011年3月,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开始联合整治铅酸蓄电池行业。
据环保部的数据统计,截至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1930家。其中取缔关闭、停产整治与停产的企业共计1598家,占全部排查企业的83%。
与铅酸蓄电池门槛行业较低、规模较小不同,铬盐行业门槛相对较高,企业数量更少。
有鉴于此,此次针对铬盐行业的环保整治,从规模上将不及铅酸蓄电池行业,但整治的方式和决心却与早先的行动类似。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针对铬盐行业的环保整治,原则上与早先环保部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整治原则一致,环保部将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对有问题的企业,一律采取先停产再整顿的原则,防止企业的拖延行为。
针对铬渣污染的行业自查行为已经开始。8月22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及铬盐分会专门就当前的铬渣污染问题在北京召开了《铬化物生产企业厂长经理紧急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参加会议,国内现有14家铬盐生产企业13家到会,其中7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会,此次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当事方之一的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也在本次会议上做了深刻检讨。
尽管铬盐行业的铬渣处置问题多多,但从铬盐行业的集中度在逐步提高看,基本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产业发展趋势一致,将为今后的铬盐整治工作减少难度。
据中国无机盐协会统计,目前我国铬盐行业生产能力为33万吨,实际年产量27.28万吨;常年开工企业有14家,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北、内蒙和辽宁及中西部地区。
而在2005年,我国铬盐生产企业达25家,生产能力为32.9万吨。也就是说,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铬盐生产企业减少了11家,但是企业平均产能由1.26万吨/年增至2.6万吨/年。
环保风暴波及多晶硅行业
此次全国范围内的危险废物整治行动,除了铬盐这一重点行业外,另一受波及的重要行业是多晶硅。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副产品是四氯化硅,未经处理回收的四氯化硅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有毒有害液体,处理四氯化硅需要在多晶硅生产工艺中安装相关回收设备,实现循环利用,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国内大部分多晶硅企业实现了清洁化生产,但也有部分企业尚未掌握四氯化硅的回收技术,估计这一比例在10%左右。
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家俱乐部日前编写的《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中指出,国内一些多晶硅企业环保不达标,却在追求利润的情况下依然开工生产,生产的副产品四氯化硅未能实现完全循环利用,因此多晶硅成本超过50美元/kg。
据航天机电总经理助理李红波介绍,如果采用相关技术实现四氯化硅的循环利用,可以使每吨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减少30元左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欧美地区多晶硅产能很大,如果从工艺技术上无法实现四氯化硅的有效控制,多晶硅就不可能在环保标准严格的发达国家继续生产。
他认为,在目前技术下,实现四氯化硅的无害化处理是可行的,之所以还有环保问题存在,主要是部分厂家工艺技术不到位、环保管理执行不严格所致。
针对上述问题,赵华林表示,对于没有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多晶硅企业,也将采取与铬盐行业类似的措施加以整顿。
环保部处置云南铬祸 曲靖市被区域限批
9月1日,在全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环保部就云南铬渣非法转移倾倒事件表态,并提出了全国铬渣处理的时间表。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从9月1日起将对曲靖市施行区域限批,即停止受理、审批云南省曲靖市的所有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直至该市全部完成非法倾倒铬渣和被污染土壤的处置工作等整改要求。
“这一决定很好,但姗姗来迟。”一位环保政策专家对记者表示,“此前环保部也曾多次施行区域限批,但往往不了了之。希望这次不只是做应景文章。但更有效的措施应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张力军指出,云南曲靖铬渣非法转移倾倒事件不是偶然事件,危险废物不规范堆存、填埋、随意倾倒已成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因此,环保部到今年年底前,将以铬盐行业、多晶硅行业、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运营行业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工作,同时,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电子废物要一并检查。
根据工作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经营的,一律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对不能依法达到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对发生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责任;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一律依法关闭。
张力军要求,各地应在12月底前,公布辖区内危险废物重点产生、运输和经营企业相关信息,并将建立危险废物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企业索赔、罚款和刑事处罚力度。
对此,绿色和平污染与防治项目主任马天杰表示,“这将有助于环保部门摸清全国危险废物污染现状。我们呼吁环保部做好信息公开,及时公布全国铬渣堆及其他污染场地情况及处置进度,便与公众参与、监督。”
在此次会议上,环保部明确了铬渣处理的时间表。
张立军表示,对现有铬盐生产企业,2011年年底前未完成2006年后新产生铬渣治理任务的,以及2012年年底前历史遗留铬渣治理任务未完成的,一律停产整顿,处置完毕方可恢复生产;铬渣堆存场所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防止污染扩散。
“环保部为全国铬渣处置设置的这张全新时间表尤为重要,此举将极有助于避免铬渣治理中"旧债未偿新债又欠"的局面。”马天杰表示。
铬渣处理市场启动 铬产业环保型公司将受益
本次环保核查重点在铬工业,预计将通过停产整顿,提升排放标准,严控项目审批等方式推动污染治理。我们认为,其对行业有三大影响:一是短期铬盐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下游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并积极寻找替代品,部分下游领域将永久性地转向替代品,比如制革领域的无铬鞣制和电镀领域的无铬钝化处理技术;二是规模大、环保处理能力强的铬工业生产企业将受益于铬产业的整合,甚至有望获得政府的治污补助;三是环保类企业将获取铬处理领域的订单。
铬渣处理存量市场巨大
铬主要用于钢的合金化,世界铬消费的85%用于不锈钢的生产,8%用于化学工业,7%用于铸造和耐火材料工业。其中铬盐(主要是重铬酸钠、红矾钠等产品)是非冶金领域的基础铬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渣含有1.6%-3.8%左右的六价铬(主要是Cr2O6、Na2Cr2O7)。而研究表明,水溶性六价铬具有较强的致癌和致突变特性,是国际公认的47种最危险的废物之一。本次云南铬污染事件主要就是由于铬渣未处理排放造成。
按照2009年铬盐产量35万、1吨铬盐产生2.5-3吨铬渣计算,截至2010年年底,国内铬渣累积规模约达950-1000多万吨。而《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处置铬渣超过300万吨,也就是说,还有600万吨以上铬渣未处理。
或利好两类企业
对于铬污染处理有两条路径,一是在生产阶段加大铬盐生产的综合利用,采用无钙焙烧工艺,将生产大型化、集中化、连续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二是采用后处理技术,通过解毒(还原为三价的铬)和再利用(生产水泥、代石灰作熔剂用于炼铁、制造玻璃、发电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业内人士称,1吨铬盐的利润空间也就3000-5000元,而处理1吨铬渣的成本在1000元,折合吨铬盐成本在2500-3000元,完全处理将使铬盐盈利大幅压缩,在监管不严、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部分铬盐生产企业不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